履职尽责 | 夕阳再晨张佳鑫、隋明哲当选海淀区科协七大代表
2024/4/9 13:40:55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3月29日,北京市海淀行业代表区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来自全区各领 域4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回顾海淀科协六届委员会以来走过的辉煌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共商未来五年海淀科协的发展蓝图。
夕阳再晨公益组织创始人、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张佳鑫,夕阳再晨公益中心指导老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师隋明哲当选科协七大代表。
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由全国道德模范、首都道德模范、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北京邮电大学青年教师张佳鑫副教授发起,于2015年1月在市民政局正式注册的综合性、枢纽型社会服务机构。机构致力于提升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通过可持续发展模式解决社会问题。致力于带动高校志愿服务力量,推动科学素养、科学技能、科技体验、民生服务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13年来已累计开展12350余场科普活动,带动全国16个省份、100所高校超过20万青年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走进社区,服务了上百万老人,累计服务410余万小时。
一是采取志愿+科普模式,为中国青年助老科技志愿者赋能。夕阳再晨于2011年最早提出以“志愿+科普”模式开展老年科普服务,经过10年科研攻关与跟踪实践,搭建超大规模青年助老科普志愿服务体系。突破传统的单点教材、单一展览、单个影片的科普模式,开创出一套浸入式、融合式、泛在式、专业化青年志愿者助老科普服务方法,探索出高校青年志愿者与老年人结对子的服务模式,通过“一对一”常态化对接解决老年人的信息科技问题,搭建孵化、教学、课程和管理体系,为高校青年科普志愿者赋能,挂牌成立北京市老年数字素养科普基地、北京市老龄化国情市情教育基地。形成 “夕阳再晨-融合式科普基地-合作阵地-赋能培训”的四级基地覆盖体系,将直接服务的各街、镇、社区(村)、合作服务的国管局、工信部、教育部、外交部、自然资源部部委离退休干部局等资源联动起来,现已覆盖全国16个省份的500多个社区。

二是创新服务矩阵,打造沉浸视听体验。在科普矩阵方面,夕阳再晨打造浸入式科普作品,实现PPT+讲义+短视频+VR沉浸式体验+5G 8K AI高清技术深度融合教学,针对老年群体科普,研发出一套多元化、全方位的夕阳再晨云课堂老年教育平台,涵盖75种场景500余节课程,研发总字数59.8万字,总页数926页的老年数字素养系列科普丛书《爸妈的微信e时代》《手机里的大世界》和《助老志愿服务工作方法》以及1000余讲短视频线上课程。上线“夕阳再晨云课堂”、“银龄智慧助手”科普小程序,为老年人融入信息化社会提供技术支撑。依托联合课题研究“老年科学素养与能力量表研究”,显示夕阳再晨科普服务可将老年人科学素养16项能力指标提升96.1%。入选教育部首批“智慧助老”优质工作案例、优质教育培训项目及优质课程资源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