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最新动态 > 媒体报道
返回

《中国社会工作》期刊正式发表!学院路街道养老应急管理创新实践

2024/5/16 19:57:37

近日,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张佳鑫等署名文章《一个街道的养老应急管理创新实践》在《中国社会工作》期刊正式发表!该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中国社会报社共同主办,为国家级期刊,纳入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张佳鑫副教授领衔的课题团队自2019年起深入学院路街道养老驿站,以学院家养老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针对街道地区的养老服务应急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系列创新实践成果。在此向张佳鑫副教授团队表示祝贺!

夕阳再晨将进一步发挥内设研究中心的重要作用,不断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创新实践深化理论研究,为行业发展贡献智库力量!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辖区面积 8.49 平方公里,下辖 31 个社区,常住人口 22.6 万人,其中 60岁以上老人 3.1 万人,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 15%。学院路作为老龄化程度较高的街道,在养老应急管理社会动员机制上下功夫,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夕阳再晨)具体运营,有效提升了基层应急管理效能,推动了韧性社区建设,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

归集服务阵地,细化服务内容

街道打造以平安建设为主题的“功能嵌入式”街区治理平台——学院路街道展春园街区工作站,站内接入司法服务、人民调解、平安建设、养老服务、接诉即办、社区党建等多项基层治理工作,并按照服务类型在内部设置“四站一室”功能区,即学院路街道综治中心第一平安建设工作站、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东升派出所第一(地大)社区警务工作站、学院路街道“接诉即办”展春园站,学院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院路街道人民调解“郑朝工作室”。居民有想咨询或解决问题的,前台负责统一接待,认真登记诉求,通过“一口受理,颜色分拣机制”分类后一一归口至“四站一室”进行处理跟踪。如此一来,居民的需求可以快速被分析和归集,有针对性地予以满足。

四方主体协同,加强机制建设

学院路街道围绕“共生式”党建,通过“找痛点、做服务、就长远、看效果”四个实践路径,以“治理主体一核多元、治理机制丰富多样、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引领群众广泛参与”为抓手,通过多元参与、精准服务、协同共治,激活社区、社会组织、地区涉老服务企业、地区高校、社会爱心资源等多元主体资源,实现政府 - 市场 - 社会 - 家庭四方主体协同共治,建立养老服务领域应急管理工作创新体系。

一是街道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养老相关科室的工作专班,建立周调度、月汇报的工作推进机制,定期指导工作。

二是实行街区长和协作组负责制。站内设 1 名街区长并成立日常协作组,街区长负责协调运行站内全部事项,日常协作组由“四站一室”负责人及展春园社区负责人构成。

三是实行“一口受理,颜色分拣机制”。按照红绿蓝黄橙五种颜色将问题进行分类归口,如老年人反映社区有人高空抛物,街区工作站前台工作人员会将其列为红色事项,属于综治中心第一平安建设工作站业务;居民小区的水管跑水,工作人员会将其列为绿色事项,属于接诉即办展春园分站业务;当居民遭遇电信诈骗,工作人员会将其列为蓝色事项,由警务工作站负责受理警情和处理群众求助事项 ;老人与子女产生矛盾,也可以到街区工作站反映,工作人员会将其列为黄色事项,属于“郑朝工作室”业务,由专业的司法和调解人员负责调解 ;橙色事项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业务,收集群众对文化实践活动、图书借阅等服务的需求建议,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区和老年活动等。

四是实行专业化运作机制。由社工运营管理服务阵地,同时负责策划实施开展应急安全宣传教育等工作。如社工开展以“维护国家安全·共建平安街区”为主题的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通过社区、街区工作站等公共空间的电子屏播放应急安全视频和标语,开展线上知识竞答活动,加大宣传力度。

完善志愿服务,提高应急能力

夕阳再晨社工积极挖掘社区骨干力量,发布应急管理志愿者招募通知,孵化“养老管家”队伍,加强志愿服务项目的培训、创新志愿者管理机制。

一是整合志愿队伍。依托学院路街道养老联合体,吸纳“五社”力量,大力挖掘志愿骨干,整合企业志愿先锋队、社区志愿先锋队、社工志愿先锋队、社会组织志愿先锋队等多支队伍,承担社区高龄、独居、空巢等特殊老年群体的需求反馈、居家安全宣传、应急响应等工作,协助社区做好老年人应急管理服务。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夕阳再晨为养老管家队伍配套设计制作队伍服装、旗帜、LOGO 徽章,一方面提升养老管家队伍成员的归属感,另一方面提升队伍服务在群众中的知晓率。

三是加强队伍培训。围绕养老管家工作职责、助老服务工作方式方法、助老服务突发应急情况救援、养老服务领域政策解析等内容,社工邀请社会工作领域、应急救援领域、养老服务领域的专家开展系列技能讲座,全方位提升志愿者服务能力。

四是健全孵化管理制度。社工通过三级孵化体系 10 大孵化内容(初级孵化 :联络机制、服务保障、活动流程;中级孵化 :动员方法、岗位设置、服务操作 ;高级孵化 :培训督导、表彰激励、团队管理、队长培育),加强志愿队伍制度建设,提高队伍管理能力。

整合辖区资源,实现智慧养老

社工梳理辖区资源清单,绘制学院路街道养老服务联合体地图,加强与辖区各业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等力量合作,开展信息共享、经验互通,形成立足社区、辐射居家的养老服务应急管理合力。社工助力进一步推动完善养老服务领域应急管理社会动员机制的建设,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学院路街道引入广联达“安全守护”居家应急安全设备和联讯的一键呼叫系统设备,为辖区内 400余位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免费安装,并依托设备将老年人相关信息通过无线物联网传感技术和 5G 通信传输至云平台,再利用 A I 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自动分析,时刻监测独居老人居家安全情况。系统设备还会自动预警和报警,避免老人发生意外长时间无人知晓。该系统设备用智能化的手段解决了老年人居家安全这一首要问题,提高了基层养老应急管理能力。

学院路街道引入社工的创新实践为基层养老服务领域的应急管理社会动员提供了有效的落地路径 :社区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社会组织、社工人才、志愿者和社区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帮助居民保障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