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再晨发起人——张佳鑫
2016/11/6 19:00:57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夕阳再晨发起人——张佳鑫
2014年8月28日 09:07
对老人的爱,有如夕阳重生,透出朝晖般的活力与光芒。不辞辛劳、传播知识、普及科学、造福一方。鞠一捧夕阳,让科技走近老人,让老人融入社会,散发出“桑榆虽晚霞满天”的活力,是他年轻而庄重的誓言。
张佳鑫——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而“未富先老”问题也逐渐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严峻考验,这使得我国关爱老年人问题显得非常急切。
张佳鑫发起的“夕阳再晨——老年人科普计划”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于2011年5月,以老年人自身的参与感为第一宗旨,以北京邮电大学的“信息黄埔”特色为依托,常年走入社区,通过教授老人使用简单的网络工具,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契机,让老年人融入大家庭,融入社会,解除其被照顾的感觉和孤立感,体会活力、科技和尊重。
发起这个项目,其实并非偶然,正如马洛斯需要层次论中提到的,每个人都有实现自他价值的需求。就在2008年的那个暑假,他看到师兄师姐们能够穿上志愿者服,在奥体中心服务中外运动员和观众,感到无比的羡慕。
进入大学以来,他参加了众多志愿者活动,在民工子弟小学指教英语中学会了如何做一名称职的老师:曾经一次又一次爬遍整个学五楼收集废塑料瓶,省下零花钱为了在上课时给孩子们买几只铅笔。最开心的就是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青春和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热爱。
夕阳再晨志愿服务项目在在傅莉、燕陵生、朱开明、王玥等老师的指导帮助下,获得了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大学生黑苹果的资助和培训,志愿者团队经历了雪糕义卖、联系社区、部门划分、芦荟胶义卖、明信片义卖、洗发水派发、微博营销等的重重考验和锻炼,从13人的小团队变为了现今300余人的大团体,并在2012年初的希望工程激励行动总结仪式上荣获了“激励成果奖”“营销先锋奖”以及“合作伙伴奖”三项殊荣,完成火炬交接仪式,象征着新老激励行动的同学们薪火相传,将志愿服务的理念传承下去,激励更多的青年人投身到公益事业中来。他们的主要服务内容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一、普及科技提升生活质量
通过每周坚持走入社区,采用“一对一、一帮一”的个性化教学,用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帮助老年人使用电脑、数码相机、MP3等电子产品,提升老年人融入科技社会的自信心;普及ATM取款机、网上预约挂号、缴纳水电费等便民电子服务设施,帮助老人享受信息时代的便捷;普及如何获取健康养生急救培训知识,促进老人合理膳食、加强运动,健康度过幸福晚年。
二、文艺娱乐丰富老年生活
集体为老年人庆祝生日、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金婚联谊会、母亲节教老人折花,书法绘画比拼等文艺活动,提供交流平台,丰富老人生活,并让老人的特长得以施展,增进与青年人之间的友谊。
三、老少互助彰显人生价值
结合课堂所学内容,鼓励老年人学习摄影、拍照,最后制作成PPT、视频上传到微博和群共享一起与大家分享,为青年一代分享社会经验,传授人生阅历及处事哲学;倡导老年人帮助年轻人设计居家养老产品,创意协作,互助友爱,共享人生价值。
夕阳再晨已经在羊坊店有色设计院、北太平庄蓟门里等六个社区每周定期开展活动一年,直接教授300多位老人学习电脑知识。迄今为止,他已经累计工作时间达2000多小时,不管多累多辛苦,看到叔叔阿姨的时候心里一下就变得敞亮,天地也变得开阔许多。作为北京邮电大学博一的学生,他将一如既往的推动他钟爱的公益事业,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可以加入夕阳再晨,让她走出北邮,采用“高校覆盖社区、社区依托高校的模式”,能够在全北京带动一股老年人科普的风气。
当下,夕阳再晨已经与美银网、养老地儿、助爱之家、愚公众义、乐龄等多个养老机构合作,并完成由志愿者亲自编写、老人修改后的13堂课程讲义,他相信今后夕阳再晨一定可以为老年人提供贴近生活的、实实在在的服务!
桑榆虽晚,其霞满天,夕阳再晨,灼灼其华,他们正在尽自己的努力,让另一种青春绽放。公益,说起来很远,但其实离他们很近。社会,也许还不是那么完美,但是他们有力量让它更完美!
桑榆守望者,让夕阳,再晨!